内蒙古根河市,2018年6月24日 – 近日,根河市召开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增强大兴安岭景观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管理项目”会议,分享开发署在项目实践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来自项目管理组、学术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当地社区和媒体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发署项目经理马超德博士分享了对项目成果的见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度重视该项目,特别是其在扩大保护区面积、增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鼓励科学创新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六个“融合”,包括“内蒙古与黑龙江融合、多民族融合、湿地与山林融合,伐木历史与保护实践融合,保护与开发融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 大兴安岭保护区面积也从310万公顷扩大到了420万公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刘国强先生指出,该项目首次将国际最优方案引入大兴安岭,“该项目极具特殊意义。项目实施期正值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林区工作重点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移的特殊时期。”
在开发署和中国政府合作伙伴的推进下, 大兴安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挂牌成立,以促进内蒙古与黑龙江省间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工作和景观保护工作。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副局长田凤奇补充道,“该项目加强了内蒙古与黑龙江省的联系,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科学成果将对保护工作大有裨益。”
此外,该项目还推动制定地方湿地保护相关法规,支持建立了覆盖两省区12个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及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大兴安岭湿地价值评估、冻土演变和湿地固碳研究等创新性研究课题。
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在项目示范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逾1500名湿地管理人员接受了能力培训。此外,项目还组织了多次公众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通过该示范项目,我们相信大兴安岭能有效协助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开发署在“中国湿地保护体系规划型项目”框架下在海南、安徽、新疆和湖北等地方开展类似项目,加强湿地保护网络管理的有效性,为全球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事业做出贡献。
在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希望该项目能够为大兴安岭和中国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与国际社会分享项目经验。
背景介绍
该项目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发起的中国湿地保护体系规划型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中国政府共同资助,自2013年9月开始实施,预计项目时长5年。项目执行机构是开发计划署,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和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共同合作。项目示范点为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和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